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00篇
  免费   1399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教育   15301篇
科学研究   10385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856篇
综合类   1087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57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597篇
  2021年   791篇
  2020年   980篇
  2019年   852篇
  2018年   517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867篇
  2015年   975篇
  2014年   1699篇
  2013年   1710篇
  2012年   2475篇
  2011年   2496篇
  2010年   1757篇
  2009年   1511篇
  2008年   1710篇
  2007年   2043篇
  2006年   1820篇
  2005年   1449篇
  2004年   1220篇
  2003年   1157篇
  2002年   824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基于对京沪江鄂四地的农业众创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四种典型模式,并从政策环境、产业环境、资源禀赋等角度提出四种典型模式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四种农业众创空间典型模式的对比,分析出四种模式中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总结出有利于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出我国农业众创空间整体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从政策激励、专业化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思考,以期为优化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和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以2013—2017年我国上市涉农企业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回归分析计量模型,通过产权性质、所有权、控制权及两权分离度指标的设置,并以涉农上市企业终极人为研究主体,研究涉农企业终极控制人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中非国有性质和所有权对技术创新活动具有促进的正相关关系;控制权和两权分离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呈负相关关系。由此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涉农非国有企业的扶植和政策倾斜,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健全法律及监督措施,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为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开展营造有利氛围。  相似文献   
993.
从半导体产业特征入手,结合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的成功经验,即长期研发投入和基础研究;大量核心基础专利积累;开放的全球合作网络以及平台生态优势,探讨中国半导体技术创新之路。中国半导体产业后发企业居多,国际龙头企业建立的平台优势很难打破,但仍存在追赶机会,需要:(1)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积累基础研究成果;(2)捕捉技术突破机会,布局可进入细分领域专利;(3)构建产业生态支撑体系,打造半导体企业生态圈。  相似文献   
994.
环境规制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双重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乌赶  李青青 《科研管理》2019,40(10):87-95
环境规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难以为环境规制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剖析环境规制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双重影响机理,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估计法测度三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均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曲线关系;FDI、要素结构和研发投入显著促进企业生态创新,产业结构和教育投入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正效应。环境规制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间接作用受FDI、要素结构和研发投入影响,其中,环境规制通过FDI、研发投入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通过要素结构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产生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桥头堡,助力我国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本文选取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历年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数据构建成面板数据集。为了能够进一步分析湾区区域间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将湾区划分成西湾、中湾、东湾和港澳湾。基于空间差异、空间自相关以及空间计量的分析理论与方法,借助GeoDa、ArcGIS和Stata数据分析软件,深层次地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6.
基于风险控制的国有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流程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有银行利润增长乏力,大企业信贷业务受各种直接融资方式的影响,对银行的贡献度下降速度加快。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产品创新对银行转变盈利方式、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层级、操作成本、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国有银行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来优化贷款流程:总行改变观念,调整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营策略;省行下放权限;二级分行简化审批;基层行抵押物创新。并与政府合作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97.
对广东省2000-2019年的科技人才政策、科技人才规模、科技人才空间分布及2019年高被引学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广东省科技人才政策对其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前瞻性不足、创新突破力度不大、缺乏闭环设计等问题.2010-2019年期间,广东省科技人才规模逐步增加,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但人均科技力量位列北京、上海、江苏之后.广东省各地科技人才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主要积聚在珠三角9市.广东在牙医、兽医、计算力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航空工程、海洋工程、工业和制造工程、经济计量学和金融、艺术和人文等学科方面尚未达到国际一流,目前广东顶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储量不足,战略新兴产业、工程类、人文类的学科高水平力量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998.
愈加庞杂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治理迫切需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支撑,国家创新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国家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效选择。本文从创新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背景与研究背景出发,从多元主体参与、科学性与透明性、精准性、效率、应对与风险防控能力5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大数据如何影响国家创新治理,同时从科技发展监测、预见和战略制定、项目与计划管理、活动行为刻画、政策演化和效果跟踪5个方面描述了大数据在国家创新治理体系中的应用情景。最后,就充分发挥利用大数据在创新治理中的作用、实现创新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相应建议:转变政府创新治理的理念和治理模式、建立多层次创新监测数据整合平台、打通部门间的多层级创新信息孤岛、推行和实施科技创新信息的公开化、建立完善的创新数据管理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本文为进一步认识大数据在创新引领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鉴于从企业文化维度分析企业创新的经验研究较为匮乏,用文本分析有效识别“诚信”导向的企业文化数据,以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诚信”文化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从微观的公司特征层面与宏观的制度环境层面检验了此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视“诚信”为首要文化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更高,创新能力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诚信”文化对于企业创新的“驱动”影响在国有企业、两权合一的企业以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作用更大。本文从普适性的企业文化视角对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情境进行了解释,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绩效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00.
陈劲  吴庆前 《科研管理》2019,40(8):12-19
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别已经逐渐地不再被视为是古今之别、旧新之别,而是类型之别。基于四个自信,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对于探寻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对于帮助吸纳了更多东方智慧的第四代管理学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即从传统思维方式、传统理念与信仰、传统组织与制度、传统器物与科技等方面分析和发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和创新价值。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华传统思维方式引领着中国走向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创新,走向“开放式全面创新”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理念和信仰方面,中华传统的人性论和人格境界说,可以对当代西方的管理理论和领导力理论带来突破和升华;在组织与制度方面,中华传统制度模式深刻地塑造了今日中国企业独特的“家庭、军队、学校”三位一体的组织发展定位,以及“效率、创新、幸福”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在器物与科技方面,中华传统器物与科技对今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乃至科技产业的发展都提供了许多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